Clubhouse中毒者之半個月使用心得,分析Clubhouse演算法推薦之謎!

為什麼Clubhouse房間推薦同溫層這麼厚? 揭開Clubhouse演算法之謎!

你Clubhouse中毒了嗎?原本只是想觀察Clubhouse趨勢為何爆紅,殊不知我加入Clubhouse後竟然不自覺上.癮.了!

以APP營運的角度,能讓使用者達到中毒現象代表著Clubhouse的使用者留存率高得嚇人,在現代社交媒體群雄割據的時代,語音社交平台Clubhouse能達到這個成績絕不單只是靠FOMO效應,還包含Clubhouse既能凝聚同溫層,又能讓使用者跨出同溫層聊不同議題的平台特性。

究竟Clubhouse的演算法如何推播好的內容給使用者,讓用戶長期黏在房間上?這是我認為Clubhouse有趣也值得觀察的地方,今天這篇文章以自身使用半個月的經驗,分析Clubhouse房間推薦演算法小觀察:

Clubhouse演算法如何推薦房間

以下為個人觀察,歡迎各路使用者分享自身經驗與觀點。

觀察1:俱樂部導師帶你飛

大家可以把邀請者想像成你在Clubhouse上的導師,好的導師帶你上天堂,不好的導師帶你看垃圾。(喂

Clubhouse的邀請制為代代相傳,後進的使用者進來時可看到邀請者追蹤的人有誰,因此剛進來什麼都不太懂的新使用者有87%的可能,會選擇直接追蹤其邀請者有追蹤的人。正常情況下,你與邀請者肯定存在某種關聯才會有電話號碼,因此其追蹤的人與你同溫層連結高度相關。

例如:我的邀請碼發給行銷圈的朋友,我本身有追蹤電商人妻、傑哥…,通常行銷圈的朋友也會跟著追蹤這些行銷圈的KOL,追蹤後就可在走廊(Hallway)上看到你追蹤的人目前所在的房間。總而言之,當邀請者追蹤「好的人」,後進者也會在走廊上看到更多優質內容。

補充:若你能獲得大型Kol追蹤(例如:Clubhouse創辦人)則該Kol邀請進來的人也極大的可能追蹤你,當他們邀請的人愈多,你的追蹤愈有機會指數成長,這也是之前很多KOL開車讓大家跟團上車後,其追蹤數倍增的原因之一。

觀察2:內容以「人脈」優先排序

很多人把Clubhouse跟Wave直播或其他聲音類型的內容做比較,我的觀察是技術使用上雖然都跟「聲音」有關,但Clubhouse的演算法首重「人脈連結」,你追蹤哪些人待在哪個房間(Room)裡會優先出現在走廊上(Hallway)。

直接把Wave直播跟Clubhouse 介面做粗暴的比較:

Wave vs clubhouse

以自己使用經驗而言,Wave平台非常容易讓新使用者迷路,因為他的使用方式是讓使用者自行透過「興趣類型」找到各主播,一開始由平台根據興趣或熱門度推薦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,而Clubhouse則是靠「人脈」推薦內容給你,在Clubhouse上是無法自行搜尋內容找到討論房間的。

還是那句話,使用者想在Clubhouse上找到好的內容,除了透過邀請者帶你找到好的人脈與內容,或是追蹤平時喜歡的各領域KOL,才能透過這些人帶你看到更多不同議題的討論房間。

「追蹤好的人」帶你找到更多好的內容,我想這也是近期官方反對無聲房原因。

試想如果你追蹤的人都跑去無聲房,那整條hallway都會出現這種「沒有語音內容」的垃圾房間,並無助於平台推薦好的內容,提高平台黏著度。

觀察3: 你的朋友都在聽,你不聽一下嗎?

很多人聊到Clubhouse讓使用者FOMO(Fear of missing out) 效應極大化,其中運用就是「多重通知功能」。Clubhouse的通知分五個層級,從very Frequently到 very infrequently,肉身觀察若將通知設為”infrequently”情況下,你追蹤的人開設房間跳通知、你追蹤的人在某房間說話跳通知、你追蹤的好幾位大大都在某房間說話時又再跳一次通知⋯甚至你還可以開啟小鈴鐺,讓某些人開房間或說話都「永遠通知」。

clubhouse alert

隨著這些通知讓你產生焦慮感,尤其某明星藝人一加入房間,若你不即時點開通知,房間爆掉你就再也擠不進去啦!這也是為何Clubhouse讓更多使用者知識焦慮大爆炸的原因,深怕一錯過某個房間就會Miss掉議題,比別人少學一點。

隨著未來使用者愈來愈多,大家追蹤的人數變多,相對的通知也會爆炸多, 若想盡早擺脫知識焦慮症候群,請將通知關閉,少聽一場真的不會少一塊肉。

推測推播層級是 開房間 > 擔任Speaker > 待在某房間,這也是很多主持人都會邀請高流量的人上台說話原因,只要高流量的人上台,房間就可能瞬間擠爆。

觀察4: 人脈,重質不重量

呈上面幾點,獲得「有內容的人」互相追蹤,除了可以找到品質更好的房間外,有互相追蹤的人,Clubhouse開放讓使用者在右下角找到你在線上的朋友,直接加入他們所在的房間。

friends on clubhouse

例如:你跟李開復互相追蹤,他看到你待在他感興趣的房間就有可能加入房間,就有機會獲得他青睞加入你的房間達到人數暴漲。

recommend

因此與其待在無聲房四處互追,不如多多參與不同議題討論,讓大咖追蹤你。因為即使你追蹤人數不多,只要有大咖追蹤,就有機會讓他們在走廊上看到你的房間,加入與你一起討論!這也是當時超哥開了一間議題房間討論Clubhouse演算法時,吸引藝人陶子姊加入的原因之一啊!

觀察5: 俱樂部 x 議題,拉近你我距離

人脈排序完後,最後的走廊的下方才會是你有加入的Club目前討論的議題。

clubhouse club

以初使用者而言,目前Club的加入方式並沒有很好找。但隨著未來Clubhouse的人數增加,當Clubhouse的內容演算法排序可以達到透過人脈計算,最後計算出可能對哪些Club感興趣後,也許權重會再往上加也不一定?

例如:我因為A朋友的關係,很常收聽某某Club的相關主題內容,Clubhouse會自動推薦該Club內容給我(?) 或者 我與某Club的成員已在多場議題中相遇,Clubhouse計算出來而推薦該Club成員給我,認為我們是命中註定該認識彼此(?) 以上均屬腦補XD


瞭解Clubhouse演算法,覺察後戒斷上癮症

總之,Clubhouse在後疫情時代問世,讓不同地區的人有機會透過人脈連結,一起共同討論不同的議題,產生新型態的語音社交。除了是自媒體人的機會,也是行銷人值得研究的社交平台。

會寫這篇主要是自己發現Clubhouse讓我上癮,因而開始覺察Clubhouse如何透過內容演算法精準打中我,讓我長時間黏著在這個APP上。有了觀察分析後,就知道該如何破解Clubhouse設下的陷阱-那就是「徹底關閉Clubhouse通知」。

很多人害怕Clubhouse帶來的FOMO效應讓自己上癮而無法自拔,因而逼自己刪掉Clubhosue這個APP,心裡卻還是很想使用深怕跟不上同儕的討論。

與其強迫自己做個酷女孩,不如與自己和解,建立自我覺察,認清自己為什麼會有這麼嚴重的FOMO現象?是太害怕錯過KOL們聊天內容?還是…?脫離Clubhouse中毒現象很簡單,就是建立覺察,認清自己到底害怕什麼,並重新安排生活中的代辦事項,當你生活不閒,就不會整天泡在上面。畢竟掌控權是在自己手上,只要能建立生活覺察,相信你一定也能很快擺脫Clubhouse中毒!

 

如果對這篇內容感興趣,歡迎收聽我的Podcast第13集《Clubhouse憑什麼爆紅?! 跟Discord、Wave直播有什麼不同?》

或者追蹤我的Clubhouse一起交流更多看法!
Clubhouse-K力

Facebook
黃K力

黃K力

我是業務半路轉職的行銷人,用插畫開箱職場與行銷故事。
歡迎來我的Instagram,跟我當網友。
IG : @notlazytoday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